tpwallet官网下载入口
TP钱包官网正版下载:轻松获取最新版 辉煌“十二五”: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综述
发布日期:2025-05-03 08:46    点击次数:62

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明禄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意见》印发,明确了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该意见出台后,全国各地气象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并取得一定成效。

  法治是安邦固本之基。在“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不断推进气象立法,强化气象依法行政,加强气象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气象法律为核心,由若干气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气象法规、地方政府气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夯实法治之基,推进气象立法工作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气象部门制定出台了《气象立法规划(2011-2020年)》,召开了地方气象立法座谈会,加快了气象立法步伐。2012年8月22日,《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经国务院第214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更加有力,对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和服务水平,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立法先行和立改废释并举、加强建章立制的总体要求,中国气象局全力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制定出台了《气象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等3部部门规章,修订了《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5部部门规章。

  2012年6月14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2014年11月26日,《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在“十二五”期间,地方人大、政府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气象工作实际,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地方气象立法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具有立法权的部分市共出台气象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78部。

  这些气象法规和规章的出台对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全社会气象活动和行为、强化气象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或者工作方案。山西等6省(自治区)气象局成立了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或者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吉林等7省(直辖市)气象局党组制定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宁等7省(自治区)气象局制定了实施方案或者下发了贯彻落实通知。11省(自治区)气象局完善气象法治建设考核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任务;黑龙江等3省(自治区)气象局将气象法治建设工作作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重要内容;江西省气象局在全省气象部门开展了气象法治建设推进年活动。

  今年10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农业干旱等级》国家标准。在“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及行业相关部门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气象业务信息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完善气象标准体系,提高气象标准质量。

  中国气象局强化了气象标准化宏观管理和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气象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标准化工作方案(2015-2017年)》, tp官方正版下载加快了气象标准制定修订工作,tpwallet官方网站印发了《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气象观测装备标准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加快推进气象标准制定修订和实施应用,重庆、河北、山西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或公布执行标准清单,并指导相关直属单位或者市、县级气象局制定各单位执行标准清单。

  截至目前,气象国家标准总数达54项(其中强制性标准4项),行业标准达251项,气象地方标准有270多项。中国气象局先后成立14个气象领域的全国和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地方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形成以管理机构、研究机构、技术组织以及标准编制和实施单位为主体的工作体系,建立了由气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组成的覆盖气象工作各个领域的、分层次的气象标准体系。

  凝聚法治之力,强化依法行政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10月13日,河北恒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武洪涛,在赞皇县行政服务中心气象窗口办理防雷设计审批时高兴地说:“现在的防雷设计审批不要求提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材料了,在气象窗口办事真好,省时、省力、省钱,审批办理高效快捷。”

  根据中央的安排部署,中国气象局全面落实气象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简政放权,确保有序承接,积极做好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工作和事中事后监管,用实际行动换来了广大群众的满意。

  天津市气象局行政执法工作被纳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实现“一个平台搞监督,一支队伍管执法”。执法监督平台将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程序、执法结果等相关执法信息公开,提高了行政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北京市气象局对外公布市和各区(县)气象局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加强举报电话值守,如实记录公众举报,及时核实处理举报内容。

  为了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和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国气象局修订了《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明确了气象行政许可的范围、权限、实施机关、监督检查等内容,转变和创新行政许可管理方式,积极推广气象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实现行政审批的程序和办事流程向社会公开,探索网上审批,提高审批办事效率。

  据悉,各级气象部门年均受理气象行政许可申请20余万件。中国气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建立了法制工作机构,部分省建立了地市级、县级气象法制工作机构;省级、市级、县级气象局还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执法机构。气象部门基本建立了一支以兼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执法监督检查。“十二五”期间,中国气象局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先后就山东、西藏、上海、江苏、四川、黑龙江、安徽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气象法》情况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地方各级气象部门积极主动配合当地人大常委会定期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气象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执法监督检查。同时,中国气象局加强系统内层级监督,经常开展气象行政执法案例评查,气象依法行政评议考核等监督检查活动,推动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不断提高气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总体要求,中国气象局全面梳理了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编制公布气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印发《省级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按照当地政府要求,正在推进气象权力、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其中,江苏、天津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完成了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并已经公布实施。

  铸就法治之魂,加强宣传和普法教育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今年5月11日,辽宁省辽阳市气象局青年联合会和由学雷锋志愿者组成的气象服务队来到弓长岭区红穆村,向村民宣传气象法律法规知识和气象防灾减灾常识,指导农民春播生产,发放《气象普法手册》《气象知识》《春播气象服务专报》等资料。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黑龙江省气象局与新华网黑龙江频道合作,组织开展气象法律知识网络竞赛答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公众对学法、普法、守法的意识和热情,提高《气象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为了加大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气象部门以宪法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开放气象台站、设点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气象法律法规。

  “五月山花香满天,歌台搭在龙江边;气象灾害防御好,生命财产才安全。”这是2014年5月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举办的气象灾害防御及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山歌擂台赛上唱响的气象山歌。各级气象部门围绕国家及中国气象局“五年普法规划”,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页、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渠道,广泛宣传气象法律法规知识。

  中国气象局多次单独或联合召开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在《气象法》实施5周年、10周年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颁布、实施之际,中国气象局与全国人大环资委、农委以及国务院法制办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省级气象部门发放法制宣传资料300余万份,制作宣传展板1.5万余块,印制悬挂宣传条幅5万余条。人民群众遵守气象法律法规的意识显著增强,为气象依法行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11月3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



上一篇:TP钱包官网正版下载后的安全保障技巧 人民网评:打破“安全孤岛”,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下一篇:tp官方下载安装app 工商总局负责人:越是深化改革越要加强宣传